的大幅增加未必会带来,这一难为公众接受的观点,正逐渐为实践所证明。
那又如何解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滞胀(经济停滞与高通货膨胀)?正是由于“二战”之后盛行,财政与货币双扩张后酿成滞胀的背景下,货币数量论开始大行其道,迅速为学术界与政府广泛接受,货币主义(以弗里德曼为核心的货币主义认为,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既影响物价总水平的变动,也影响总产量或国民收入的变动)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潮,是上世纪80年代美英政府经济政策的最主要理论指导,并影响至今。
然而,如果今天再次探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欧美的成因,我们会发现,当时的滞胀并非由于货币发行过多造成,至少不是主要原因。即使依据货币数量论的原理,货币发行过量也只能解释“涨”,却无法解释“滞”。